圆寂是什么原理

佛教中说的“圆寂”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说的“圆寂”是什么意思?
谢邀 ,圆寂又称涅槃:原意在梵文和巴利文中为“消散”,也就是痛苦、烦恼和无明完全消除的境界。在早期佛教文献中,又把涅槃称作“渴爱灭”“无明灭”“不死”“绝对寂静”“清凉”等。以后,随着佛教的发展,各派对涅槃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涅槃是早期佛教的最高理想和人生的最终目的,是摆脱了一切外界物质的束缚和理念与感觉的影响,达到永恒寂静的一种境地。涅槃学说是早期佛教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的终结,在其整个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标志着佛教的确立。
圆寂为什么自己断气?
圆寂是佛界语,是涅槃的另一种说法,也称灭度、入灭等。指僧人修行圆满,从而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死后。
圆寂,是佛陀所说的,在修行圆满之后,了脱了生死、烦恼诸般业障,而最终证得的解脱境界。
圆寂自己能断气的原因,是因为身体机能已经耗尽,生命走向终点了。
为什么和尚打坐会圆寂?
你好,乐意为你解答:
佛教用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
佛教中“圆寂”是指:是一种境界,是涅盘的意思,并不是指去世,是功德修满后,灵魂离开躯体重获新生的意思。
温馨提示:和尚打坐会圆寂,练到最高境界为目的!
佛教中僧人是如何圆寂的?
谢邀!佛教认为人是分段生死的,当然生死是一种假象,是人世的一种苦,人人都有感知周边万物的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还有记忆,都是所谓的觉,这个觉是真我的一部分,是不变的,例如你三岁的时候感知世间的一切和你三十岁时候在看有什么不同呢?变老的是自己,不变的是我们的感知功能,当然六根感知少之又少,建议看看BBC出版的纪录片《生命与轮回》其中详细的描述了人的濒死状态,在濒死状态中,人可以知道这个世界不同地点不同人同时发生的事,包括人的心里,这个才是人的觉的强大功能,是真我的一部分,圆寂是找到真我,真我的觉醒,有强大的觉,看透世间一切物的本质,可以转物,远离烦恼,不在轮回,不生不灭,这是一种殊胜无比的状态,这时所谓的时间空间都是相对的,所谓的佛,菩萨,或罗汉,得到大解脱的最终状态称为圆寂,或叫做生命的涅槃,用现在的多维空间理论解释。一维空间就是一条直线,不可能看出美,二维空间是平面,就像一张纸我们可以创造各种美,三维空间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活灵活现,美不可言,维度越高越美,佛说的状态可能就是四维或多维空间,科学的尽头是佛教是有道理的,个人理解,非出家人或居士解释,如有不妥请包含指正,谢谢